close
Andy Kessler把他在華爾街當分析師的經驗寫出來,從中可以看到1987-2000這段時間美國股市與華爾街的變化。我把這本書當作是證券分析師的生涯經驗分享。但作者是在美國市場,本書說到許多名人,可是對我來說只不過是許多分不太清楚的人名,這樣真是少了許多參與感呢!
分析師的"用處"在哪?
1.提供資訊給營業員(其實就是業務員,或美名為理財顧問),好讓他們有東西可以和客戶(散戶)講。客戶下單就可以讓券商賺到經紀費用,更大的一塊餅則是融資融券的費用。
2.證券自營商和機構投資人(基金經理人),需要參考分析師的研究報告來作投資決策。
3.承銷募資與上市案的推薦背書。(投資銀行業務)
4.媒體。
分析師在哪?雇主是誰?
1.獨立研究機構:在這裡常稱為產業分析師,不負責每日的股價漲跌、也不研究單一公司,研究較長期國內外的趨勢。例如資策會。
2.政府部門:和獨立研究機構差不多內容,但有"政府"這個大老闆。例如經建會,提供政策參考和…粉飾。
3.券商:個股推薦等等的最常見。每日解盤?如果算的話也行。
4.投資者:例如金融業的投資部門,研究公債、選擇權、外匯等等的。
5.公司內部:產銷預測規畫(企劃、市場研究部門)、投資併購融資(財務部門)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