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太陽能電池廠昱晶、益通於3月23日發布重大訊息,公告2014年度財報數字。以合併營收計算,EPS分別為-0.93元和-1.04元,雙雙呈現虧損。

和3月17已公布的新日光財報數字相比較,新日光EPS為正數,更顯難得。原因和新日光有較大的模組產能,以及12月子公司永旺能源出售電廠貢獻收入有關。第一到四季EPS分別為0.52元、0.49元、-0.23元、-0.50元。



三家公司比較,昱晶股本最小,但每股營收最高,資產能有效轉化為營收產出,雖然第一季、第二季有獲利EPS為0.60元、0.06元,但和新日光相同,第三、四季轉為虧損,EPS為-1.08元、-0.51元,使全年呈現虧損。

益通股本高於昱晶,但每股營收只有5.71元,使得全年營收比昱晶還低。雖然營收較2013年有顯著成長,但規模和同業相比仍有一段距離。將資產折舊攤提納入成本考量後,獲利更為困難。第一到四季EPS分別為-0.05元、-0.05元、-0.22元、-0.72元

台灣太陽能電池景氣在2014年第三季反轉向下,三家廠商同樣呈現虧損。第四季及2015年第一季仍未見好轉。主因是美國二次雙反於2014年7月25日初判,台廠稅率為27.59%~44.18%,立刻使得以進口台灣電池,再加工為模組出口美國的大陸廠商,對台灣電池需求大減。頓時台灣電池出現供過於求,台廠不得不殺價取量,但產能利用率仍隨之降低。

展望2015年第二季,仍有待全球太陽能需求進一步增溫,以回到供需平衡。部分台廠也積極展開海外布局,陸續將產能外移東南亞來避開雙反關稅,並供給當地市場。

目前除了因雙反而失去美國市場外,日本市場也因政策補助力道下降而需求不振,中國市場則面臨當地優勢生產成本的強烈競爭,歐洲市場亦有中國廠商面臨雙反限價等貿易障礙,因而將模組轉銷其他各地造成價格下滑的情況,使得目前台灣電池訂單的展望能見度仍低,苦撐待變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rad 的頭像
    Brad

    生活筆記

    Br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