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關於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基座,最近有了些媒體報導:


接著科技新報在4/17刊出「無軌時代來臨,住宅太陽能軌式基座將消失?」並轉載到大陸各個媒體。


更早之前,同一位作者Glenn Harris在2/13的greentechsolar也寫了篇"What Will It Take to Launch the Next Game-Changing Solar Racking System?"  但當時似乎沒有引起中文媒體的報導。

原文附註有作者Glenn Harris的背景:在太陽能產業15年的經驗,是太陽能產業顧問公司SunCentric的CEO、也是屋頂型太陽能支架公司Pegasus Solar的顧問。而Pegasus Solar的產品就是無軌式基座。

若是一篇由公司發表的廣宣,我想媒體並不會太有興趣。但若由產業顧問公司的角度的來寫,就變得很有說服力!作者Glenn Harris 4月的這篇文章和2月的比起來,更有產業分析的感覺,而且高度拉到整個美國產業。

2月文章的圖表顯示2014到2015年有軌和無軌的每瓦成本差異,以及2020年預估佔有率。4月文章的圖表則舉例分析安裝成本構成、2015到2020年有軌和無軌的每瓦成本、以及全美國安裝成本總金額比較。

感覺起來很有產業革命的味道呢!2020年時可節省3.2億美元,這可真不是筆小數字!各產業都持續有新材料、新工藝推出,但能這麼宣傳推廣的,似乎就不是那麼常見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布瑞悟 的頭像
    布瑞悟

    布瑞悟.生活筆記

    布瑞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