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部電影的開頭,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蓋·福克斯(Guy Fawkes)在1605年策劃火藥陰謀(Gunpowder Plot),意圖在11月5日炸掉英國國會大廈並暗殺國王,但事敗身死。這個「精神」卻流傳了下來。

鏡頭在男主角V和女主角Evey間切換,他們都在看著晚上11點的電視,並且在著裝準備外出。

Evey是冒著宵禁的風險出來,卻被秘密警察抓到,正當後者要對Evey不軌時,V出手救了她,自我介紹後還說是音樂家,並邀她一起去看「音樂演奏」。

午夜12點了,11月5日,V拿起指揮棒,音樂1812序曲響起,對面倫敦Old Bailey的法院圓頂上,一手持天秤,一手拿寶劍,蒙著雙眼的正義女神像突然爆炸,伴隨著煙火四射,彷彿慶典的氣氛中,整個法院建築被炸毀了。民眾紛紛跑出來看,而獨裁政府大發雷霆。

《V怪客》(2005) 的開頭,正義女神像的炸燬

V炸毀正義女神像(Lady Justice)是為了象徵對腐敗體制的反抗。正義女神像通常代表公平與正義,但在故事中,它(法院)被極權政府扭曲,成為壓迫的象徵。V的行動旨在摧毀這種虛偽的象徵,喚醒人民對自由和真正正義的追求,同時挑戰政府的權威。這一幕也反映了V對抗不公義的決心,以及他希望激發革命的意圖。
 
電影一開頭是先回顧一個歷史事件,然後拉到電影中的當代,男女主角出場不久就是一個大場面,緊扣觀眾心弦!

《V怪客》(V for Vendetta)的開頭運用了多種敘事和視覺技巧:

1. 歷史背景與語境設定
開頭介紹了蓋·福克斯1605年的火藥陰謀,這為V的蒙面形象提供了背景,還暗示了反叛與革命的主題。讓觀眾立即進入一個關於反抗壓迫的框架,與故事的極權社會設定相呼應。

2. 角色介紹與對比
開頭同時展示了主角V和Evey的準備場景(V穿戴面具與服裝,Evey準備外出)。這種平行剪輯(parallel editing)對比了兩人的不同處境:V的從容與神秘對比Evey的平凡與不安。V的動作充滿儀式感(如戴上面具、披上斗篷),暗示他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象徵性人物,而Evey則代表普通人,尚未意識到即將捲入的變革。

3. 視覺與符號語言
開頭使用了強烈的視覺符號,如V的蓋伊·福克斯面具,立即成為反抗的標誌。面具的笑容帶有諷刺意味,與極權社會的壓抑形成對比。黑暗的色調與倫敦的俯瞰鏡頭營造出壓迫感,強化了極權統治的背景。同時,V的刀刃和斗篷等細節增添了神秘與威脅感。

4. 音樂與節奏
柴可夫斯基的《1812序曲》在開頭的爆炸場景中出現,音樂的高昂與爆破的震撼相輔相成,營造出革命的激情與緊張感。音樂與畫面的節奏緊密結合,快速剪輯和爆炸場景推動了故事的動態開場,讓觀眾迅速進入高潮。

5. 主題預示
開頭通過V的行動(炸毀建築)與他的公開演說,直接點明了核心主題:反抗、自由與個人覺醒。V的台詞"Ideas are bulletproof
"(理念是不怕子彈的)強調了思想的力量,為後續劇情埋下伏筆。Evey的視角則代表觀眾的切入點,她對V的行動感到震驚與困惑,引導觀眾逐步理解故事的道德與政治複雜性。

6. 敘事結構的懸念
開頭並未完全揭示V的動機或背景,只展示了其行動的震撼效果,這種懸念設計讓觀眾對V的身份和目的產生好奇,推動劇情向前。同時,極權政府的反應(例如宵禁、宣傳機器)迅速確立了反派形象,讓觀眾對V的行動產生共鳴。


電影開頭以歷史參照、平行剪輯、強烈的視覺符號和震撼的音樂,迅速確立了故事的基調與主題。通過V和Evey的對比,勾勒出個人與體制間的衝突,同時保留懸念以吸引觀眾深入探索。這一開場不僅高效地建立了世界觀,還為後續的革命與覺醒主題奠定了基礎。

 

Br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英文電子郵件中,結尾語(email closings)的選擇很重要,它能反映你和收件人的關係以及郵件的正式程度。

英文信的結尾,只會用 Best Regards 嗎?以及中文

以下是常見的電子郵件結尾語及其使用場合:

正式/商務場合適用的結尾語:

  • Sincerely
  • Yours sincerely
  • Respectfully
  • Yours respectfully
  • Regards
  • Kind regards
  • Best regards
  • With gratitude

半正式場合適用的結尾語:

  • Best wishes
  • All the best
  • Warm regards
  • With appreciation
  • Thank you

非正式/友好場合適用的結尾語:

  • Cheers
  • Best
  • Thanks
  • Many thanks
  • Take care
  • Warmly

如何選擇適當的結尾語:

考慮關係親疏度:與陌生人或上級通信時,選擇更正式的結尾語;與熟人或同事通信時,可選擇半正式或非正式的結尾語。

考慮郵件目的求職信或正式商務郵件應使用正式結尾語;日常工作溝通可使用半正式結尾語;朋友間溝通可使用非正式結尾語。

考慮文化背景:不同文化對正式程度的要求不同,例如英國商務文化通常比美國更注重正式性。

保持一致性若對方以特定方式結束郵件,回覆時可採用相同或相近程度的結尾語。

避免過度熟稔:在建立良好關係前,最好避免過於隨意的結尾語。

"Best regards"屬於較為通用的結尾語,適用於大多數商務和專業場合,既不會太正式也不會太隨意,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選擇。

其他注意事項:

  1. 大小寫格式:結尾語的第一個字母通常大寫,如"Best regards"而非"best regards"。
  2. 標點符號:結尾語後通常加逗號或不加任何標點,例如"Best regards,"或"Best regards"。
  3. 結尾語與名字間的排版:結尾語後應換行,然後才是你的名字。
  4. 避免混合使用不同語言:如果郵件是英文撰寫,最好使用英文結尾語;如果是中文郵件,可以考慮使用中文結尾語。
  5. 考慮收件人數量:給多人發郵件時,可能需要選擇更通用的結尾語。

中文的結尾語:

中文電子郵件的結尾語也有多種選擇,根據正式程度和使用場合不同而異。以下是常見的中文電子郵件結尾語:

正式/商務場合適用的結尾語:

  • 敬祝 商祺
  • 順頌 時祺
  • 順頌 商祺
  • 敬請 鑒核
  • 恭祝 平安
  • 謹啟
  • 敬祝 工作順利
  • 敬候 佳音

半正式場合適用的結尾語:

  • 順頌 安康
  • 敬祝 健康
  • 順祝 事業順利
  • 祝好
  • 敬祝 愉快
  • 敬祝 生活愉快
  • 順祝 萬事如意

非正式/友好場合適用的結尾語:

  • 祝 順心
  • 祝 平安快樂
  • 祝 一切順利
  • 祝 健康愉快

特定節日或季節的結尾語:

  • 敬祝 新年快樂
  • 恭賀 新春
  • 敬祝 佳節愉快
  • 順祝 秋安
  • 敬祝 冬安

在中文電子郵件中,結尾語通常放在正文最後,右側對齊,並在結尾語下方或旁邊署名。

與上級或客戶通信時,應選擇較為正式和尊敬的結尾語;與同事或朋友通信時,可以選擇較為輕鬆友好的結尾語。

文章標籤

Br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韓國電影《黑祭司》(2015)受歡迎的關鍵在於它完美結合了獨特題材、深刻情感與精良製作。

《黑祭司》(2015)即使全世界都反對我,我也要救她

 

劇情推進

教堂中,長椅上,兩人對話,談到12形象躲起來,因為若被發現,人們就會開始相信上帝。神父向對話者展示信件,在韓國發現其中一個惡靈,但聯絡不上寄信者。對話者說:所以我們必須去一趟嗎?鏡頭就轉到了首爾。<黑祭司>的開頭

女高中生被附魔,各種條件限制下,從神學院找了個問題學生當驅魔儀式的輔助祭司。這下好玩了…

好壞消息先聽哪個?好消息是教皇要來和大家一起快樂唱詩歌,壞消息是你可以不用參加。(對學生而言,可能好壞消息相反吧)。然後說缺輔助祭司的事,學生問為什麼是我?校長說不要就算了,那就快樂的去唱詩歌吧!學生就答應了 XD 而那個學生,正是本片的主角。

驅魔失敗,主角克服過去心中的遺憾,重回現場再度驅魔,終於成功。但還要把豬丟掉漢江。這時警察也來了,時間緊迫,主角只好快跑,途中惡靈引發許多驚險交通事故。終於成功,主角從江裡回大橋,繼續前進。<黑祭司>的結束

為什麼受歡迎?

新穎的驅魔題材與韓國文化融合  雖然驅魔題材在西方電影中常見,但《黑祭司》巧妙地將天主教驅魔儀式融入韓國現代都市背景,創造出獨特新意。影片不僅呈現宗教儀式的緊張氛圍,更深入探討韓國社會現實,如教會權威與個人信仰的衝突,引發觀眾深刻共鳴。

強大的演員陣容與角色魅力  金倫奭(金神父)與姜棟元(崔俊昊)的精湛演出是影片一大亮點。金倫奭完美詮釋了堅定而飽經滄桑的神父形象,姜棟元則生動呈現了叛逆神學生的青春活力與內心掙扎。兩人亦師亦友的互動令人動容,讓觀眾深深投入他們的冒險歷程。此外,樸素淡飾演的被附身少女表現出色,為恐怖氛圍增添真實感。

緊張的劇情與視覺效果  導演張在現以流暢節奏和精緻畫面,將驅魔過程描繪得扣人心弦。從少女詭異的症狀到高潮的驅魔儀式,電影在恐怖與懸疑間取得絕佳平衡,避免過分血腥卻依然令人屏息。驅魔場景中的視覺效果(如不自然的皮疹、異象)既驚悚又恰到好處。

票房與口碑雙贏  《黑祭司》上映後突破韓國11月票房紀錄,累積超過500萬觀影人次,展現其廣泛吸引力。影評人與觀眾對其創新題材、精湛演技與故事深度給予高度評價,進一步推升熱度。

信仰與人性議題的深度探討  電影不僅是恐怖片,更是一部關於信仰、犧牲與救贖等普世議題的動人故事。金神父不顧教會反對堅持驅魔,崔俊昊從懷疑到投入的轉變,深刻反映了個人信念與體制規範的拉扯。這些議題超越宗教背景,讓各類觀眾都能產生共鳴。

有什麼特別值得記憶的?

驅魔場景的緊張氛圍  電影高潮的驅魔儀式堪稱經典,巧妙結合宗教符號(如聖水、十字架)、韓國都市夜景與詭異音效,營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氛。尤其是惡靈與神父的對峙,透過心理與宗教層面的交鋒,令人難忘。

金神父與崔俊昊的師徒情誼  兩位主角的互動充滿溫暖與幽默,金神父的沉穩與崔俊昊的衝動形成鮮明對比。他們在危機中的相互扶持與成長,構成影片的情感核心,讓觀眾不僅關注驅魔結果,更牽掛角色命運

韓國電影的驅魔美學  有別於好萊塢驅魔片的誇張視效,《黑祭司》著重心理層面的恐懼與視覺克制。它融合韓國電影擅長的細膩情感與類型片的刺激感,開創「韓式驅魔」的獨特風格,影響後續作品如《破墓》等。

樸素淡的突破性表演  樸素淡飾演被附身少女時雖為新人,卻將角色的痛苦與詭異詮釋得淋漓盡致,為她日後成為韓國影壇重要演員奠定基礎。她的表演成為觀眾難忘的記憶點。

電影的文化影響力  《黑祭司》不僅刷新韓國靈異電影票房紀錄,更催生了續集《黑祭司2:闇黑修女》(2025)。作為張在現導演的首部長片,它展現韓國電影在類型片上的創新實力,至今備受推崇。

「驅魔」+「韓國」,是種加法的創新的方式,《黑祭司》憑藉新穎的驅魔題材、精湛的演技、緊張的氣氛與深刻的人性探討,成為韓國電影的經典之作。它在商業與藝術層面都取得成功,留下深遠影響。令人難忘的包括扣人心弦的驅魔場景、動人的角色情感,以及開創性的韓式驅魔美學。喜愛兼具恐怖與情感的觀眾,絕對不容錯過這部傑作!

《黑祭司》(2015)即使全世界都反對我,我也要救她

 

文章標籤

Br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