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還記得國中時生物課本裡的花朵剖面圖嗎?一條條線指引出哪兒是花冠、花萼、子房。還有
後面幾頁磚紅色的附錄,畫著各種單細胞生物像是變形蟲呀、藍綠藻等等的?
 
在科博館看到科學插畫家的工作室和作畫實景,喚起了最初相關的回憶。插畫家彭瑄玉正拿
著沾水鋼筆仔細點出畫中海星棘剌的陰影部份。他說,這幅1:1大小的海星花了他三天的時
間。
CIMG6327
原先我還以為是鉛筆素描呢!估計只要一天就可以完成的。沒想到是鋼筆畫,而且工程頗浩
大。鉛筆有各種軟硬深淺、也可以重壓輕掃來演繹明暗,但鋼筆就只能用點線密度來表示光
影,而且一旦畫錯,只能整幅重來。
 
除了藝術表現用途,這麼費時費力的事,為什麼不用攝影技術或3D掃描呢?
 
彭瑄玉說明這百餘年來的傳統為何延續至今。例如牙齒在攝影中是難以辨認明暗凹凸的白色
、器官組織和手術指引也只能用手繪來隱去血液及屏蔽。而且發表相關論文時,沒放上幾張手繪
圖片,感覺上嚴謹度就差很多呢!國外有些學者是親力親為,國內學者多沒受過這方面的訓
練,所以就會委由科學插畫家來進行。其實我倒覺得有機會他可以開班授課、甚至出版教學
專書呢!
CIMG6336
彭瑄玉說這樣整天作畫其實也很寂寞,很高興有人可以和他交流分享,有機會可以常來。突
然間我有點動容,很想說些什麼讓他開心溫暖,更有種距離瞬間拉近的感覺。眼前不只是位
工筆圖解著精確科學的代言者,更是和你我一樣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。
 
不曾說出什麼感到寂寞的話語,男生也許從來不示弱。某位男作家曾寫到有次長他一輩朋友
對他表露類似的情緒,結果那位朋友卻從此對他疏遠。而究竟,不敢面對的是自己還是別人
呢?我想能有適當的傾訴才是好的,真是意外的心得^^
 
這裡有篇木村政司的文章,很有見地、也更剴切的指出科學插畫的現況和期許哦!
http://sciencelinks.jp/ch/content/view/155/106/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布瑞悟 的頭像
    布瑞悟

    布瑞悟.生活筆記

    布瑞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